lunaier

“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,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暗淡无光,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,大概都只是因为不想努力而放弃找的最拙劣的借口。没什么值得畏惧,你唯一需要担心的是,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,也辜负了曾经历的苦难。”

人為什麼要讀書?

好读书不求甚解,喜乐相随如老友相会

Linda-BMW:


人為什麼要讀書?胡適這樣說:「有三點可以講,第一,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,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﹔第二,為要讀書而讀書,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﹔第三,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,應付環境,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。讀書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,不讀書就不能讀書,要能讀書才能多讀書。好比戴了眼鏡,小的可以放大,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,遠的可以變近,所以讀書要戴眼鏡。不讀書,學問不能進去,讀書沒有門徑,學問也不能進去。」,最後胡適得出結論:「所以,讀書可以解決問題,就是軍事、政治、財政、思想等問題,也都可以解決,這就是讀書的用處。」日劇女王的教室內有一段話:「讀書,不是非做不可的事,而是想要去做的事。今後你們可能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不知道的事。也會碰到很多你們覺得美好的、開心的、不可思議的事物。這時候做為一個人,自然想瞭解更多,學習更多。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,不能稱為人,連猴子都不如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理解。還能做什麼呢?不論如何學習,只要人活著,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。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,那都是騙人的。進了大學也好,進了好公司也好,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,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。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,人就死了。讀書不是為了考試,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人。」
南宋朱熹《觀書有感》:「半畝方塘一鑑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,問渠那得清如許?為有源頭活水來。」,作者用水的清澈是由於不斷有源頭活水的注入,來比喻人也要每天有新的吸收,新的體悟。西方名言:「知識像鮮魚,久了沒有不發臭的。」正是這個意思。
讀書應該是自己主動去追求的,而不是被動的覺得自己該讀書,書在不愛讀書的人手裡,只是個道具。魯迅說:「我們自動的讀書,即嗜好的讀書,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,只好先行泛覽,然後決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;但專讀書也有弊病,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,使所讀的書活起來。」,讀書是項精神功課,對人潛移默化的感染,使人從世俗的慾望(金錢、物質、外在的美麗等)中解脫出來,之後便產生了一種存在。


讀書重質不重量,佚名:「鍥而不捨地學習,就像玉石上的雕刻一樣,日子雖長,字跡依舊清晰,不求甚解的讀書,猶如沙石上的記錄,後面正在寫,前面已被風沙吹蓋得無影無踪。」;「千江有水千江月,心外無月月即心;倘若小中能見大,還解弦外有餘音。」,寧可每天少量閱讀,認真思考後告訴自己,讀完這本書,我的生命、行為思考模式,有多少改變,進而增強自己生命的力量。


烈日炎炎,不如與書為伴,少一份浮躁,多一份寧靜,遇見更好的自己!我們一起讀書吧!



评论

热度(10)